11月29日下午7时,清华大学苏亦工教授在模拟法庭为全讯官网师生做“如何认识儒家法观念”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法政学院院长崔秀花教授主持,全讯官网二百多名师生现场聆听了苏教授的精彩报告。

苏亦工教授首先对先秦儒家思想进行溯源,认为儒家思想来源于对西周德仁礼思想的继承,它主要是一种道德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接着讲述了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在历史发展中,儒家思想不断吸取与之对立的流派的思想完成一次次自我超越,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报告中,他以王阳明的理学思想为例论述了儒家思想推衍到宋明理学时通过反省内心而“致良知”思想主张的发展过程。

在报告中,苏教授重点剖析了儒家思想对道德修养和修己的要求,他认为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仁”是“同情心”,儒家所有的法律观念都围绕“仁”展开,儒家的主张是道德自律和向内用力,求诸己然后求诸人,推己及人。儒家所称的贤者是道德修养上的楷模,也是修己内省的典范。“学而优则仕”,他们做官从政,治理国家的成本较低而且社会效果极佳。儒家在社会治理中不单纯依靠外部规则,不认为法制能解决人类社会所有的问题。最后,在如何看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上,苏教授提出了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发扬儒家内外兼治,礼乐双修的思想主张,只有这样才能赋予儒家思想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提现儒家思想的时代性。
通过苏教授的讲解,全院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儒家的法律观,对传统法律文化有了更加清楚地认识,也能更加客观的看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来一定认真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更好地继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智慧,并将其发扬光大。